.jpg)
2014年年中以来, 油价暴跌。
在低油价时期, 石油企业灵活处理 资产出售、调整生产水平、寻求并购等方式。
目前,钻井、地震成像、数据处理等技术的创新和突破,使 石油公司在很多方面都能降低成本。
一些石油公司甚至可以在每桶35-40美元的油价下获得利润。
因此,阿拉斯加的油井 勘探开发得以迅速发展。
虽然 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大幅减产,提高了油价,但技术创新和成本削减使 美国石油公司成为增加 原油产量的强大力量,削弱了欧佩克在石油市场的主导地位。
目前,美国每天 出口原油和成品油570万桶,是5年前的两倍,也是历史最高水平。
这主要是因为 日本、韩国、印度、新加坡和 中国等亚洲国家的需求大幅增加 美国面临的通胀可能是长期性的 过去抑制通胀的几个 因素,使得菲利普斯曲线平坦化的因素面对30年未有之变局出现逆转,美国面临 全球通胀不是昙花一现的周期性的通胀,而是长期的,可持续的,结构性的通胀,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
大宗商品涨价潮不会长期持续 大家很关注的大宗商品只是第一波,我觉得大宗商品不会长期持续,因为目前来看中国本身已经率先回归了政策的常态,回归理性。
比如说中国采取的政策使得去年的一些短期的刺激已经在逐步的被退出,中国的社会融资总量增速从13.4%,下降到现在的11.8%,预计今年3季度进一步下降到11%左右,那时候中国的宏观杠杆率从去年的上升又会重新起稳了。
这个过程中对信贷比较敏感的部门,像房地产、基建,可能增速要比去年下半年有所 回落。
这个过程中其实从中国本身的需求因素来讲,中国并不会造就新一轮的大宗商品超级周期。
全球发达国家中央银行放水,刺激需求 预期很高,叠加一些重要大宗商品出口国产能的约束, 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也会有逐步的转变,一些国家的产能逐步的恢复,同时到了今年下半年,今年底之前市场对于美国的通胀 卷土重来,引发美联储的政策可能会逐步转胀,缩表预期也会逐渐加强。
大宗商品现在不能说价格已经进入了周期的顶点,但不会出现大家担心的70年代滞胀的因素。
这种情形下中国的PPI也会到今年下半年左右就要回落了。
很多朋友担心 的是,现在对企业利润的打击,成本压力的上升。
CPI和PPI之间有个剪刀差,PPI到了6%,5、6月份PPI高达8%甚至 更高的水平,当然对利润有挤压,但是这还谈不上滞胀,这是经济发展,经济周期里面比较短期的阶段。
就像过去也发生过,2013年有过,2016年、2017年有过,PPI和上游价格涨得多,中下游价格涨得少,对部分行业和企业有所谓的利润挤压的作用,但是持续的时间往往不会太长。
今年下半年我们预计PPI会随着基数原因和供给需求方面的一些预期,对流动性的预期会有所回落,下半年平均的PPI可能回落到4%—5%之间,对企业的压力会比目前有所减轻。
我这里想讲的是面临目前全球通货膨胀卷土重来的情况下,只关注大宗商品的优势,它只是散户里的第一波。
后面还有美国劳动力市场过热,引发国内通胀,特别是租金、服务业价格的上涨,引发美国核心通胀卷土重来。
以及长线而言抑制3T因素逆转,全球通胀结构性卷土重来。
银行必须 核实 加密资产的稳定 价值所依赖的任何 基础传统资产的所有权,必须核实底层实物资产是否适当储存和管理。
这种监测框架必须发挥作用,而不考虑加密资产的发行者。
稳定机制,即参考其他加密资产作为基础资产( 包括参考以传统资产为基础的其他加密资产)、使用协议来维持其价值的加密资产不被视为满足这一条件。
第2组加密资产包括比特币。
巴塞尔委员会称,与第1组加密资产相比,第2组加密资产构成了额外的、更高的风险,因此将受到新的审慎 资本约束。
第2组加密资产要 遵守新规定的资本要求。
包括与第2组加密资产相关的ETF等基金、价值主要来自第2组加密资产的其他实体等,这些基金、股票、衍生品或空头头寸也必须遵守新的审慎资本约束,即1250%的风险权重。